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geilibook.com

第187节(3 / 4)

些北方来的世家才是建康附近最大的庄园主,他们占的土地和藏匿的人口才是最多的。

这些世族来到建康后,将原本在建康附近有田地的本地豪族一再挤压,逼迫他们让出了自己的庄园田地,于是建康附近,属于本地豪族的庄园没几座。

而等谢恺带着大军过来,除了位于建康后方又实力强劲的吴郡,其余周边地方,都给他的大军霍霍过了,他走后,流兵再作乱,建康附近的豪族庄园几乎无一幸存。

这时候陆瑶再强势整编,自然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她轻而易举地就将建康附近七郡按照江北的治理格局改造了过来。

新编户的人要么是失地的流民,要么是同样没有地在当土匪的流兵,陆瑶在大军压境之后,又是给他们户口,又是找人给他们看病,又给他们部分人当基层小官的机会,甚至还找人给他们教书,对比他们之前的生活,简直是从地狱到天堂的区别。

而且提前展示过战斗力的大军在一边盯着,恩威并施之下,这些人再没闹出多少幺蛾子。

建康附近七郡渐入佳境之后,被谢恺抛在一边的江右各郡也开始朝陆瑶抛媚眼,自发地靠拢到了陆瑶手下,自认成为江右小朝廷中的一员。

但是这些郡县没有经过陆瑶的攻打和治理,郡内仍属于他们自治,顶多是按时像陆瑶的建康小朝廷交点税当做保护费罢了。

而在靠拢到陆瑶这里一段时间,发现陆瑶治下,豪族们竟然过着如此委屈的日子后,这些江右的豪族们也隐隐感到了一丝后悔。

但是他们投都投了,原本人家霍思城没理他们,大家井水不犯河水的,可要是他们现在又说要走,那这霍思城恐怕就要翻脸了。

知道陆瑶的手下大军有多恐怖的江右豪族们不敢惹她,只好一面心惊胆战,一面继续在她手下呆着。

好在这几年来,陆瑶始终没有要插手他们这些豪族领地内治理的意思,她搞的那些什么三长制,教普通百姓读书,也只在她完全控制的那七郡内实施,碍不着他们。

如果真要说有什么影响的话,那就是从他们领地里逃出去的人多了。

他们逃到那里去呢?当然是逃到建康城外那七郡去了。

因为陆瑶在建康宣布了一项法令,凡是从外乡来的没有户口的人,她来者不拒,一律照规矩发田给户口,而只要你有了户口,和本地所有人一个待遇。

建康七郡的老百姓那是什么待遇啊,那可是每个乡都有两个老师教读书的待遇啊!据说凡是七郡之内,就没有哪个百姓是不识字的!

听说他们的长官还经常搞活动,让老百姓围在一起读书写文章,天哪,那可是文章诶!那不是文曲星才能做的吗?建康七郡的普通老百姓竟然也能做!

而最重要的是!!建康七郡的老百姓,只要家里有女子在乡识字班里学得好,就可以去一个叫做妇好书院分院的地方读书。

从那里读出来那可就不一样了,那都是以后当官的种子!他们的乡长听说都是从那个地方毕业的!县令也是!太守也是!甚至霍思城自己,就是当地妇好书院的名誉院长!

老天勒,霍思城可是建康小朝廷的老大,大家私下都称她做建康王的,有她担任院长的书院出来,那不就是她的自己人?

知道妇好书院分院背景的人老百姓就没谁不想送自家的女儿进书院读书的,毕业了就能当官诶!最小也是个乡长!

那自己家岂不是就是本乡最厉害的了!到时候谁还敢欺负自己!到时候自己全家都要横着走!让隔壁老王老吴羡慕死自己!

老百姓们光是想一想最差的可能,都美得冒泡了,要是想一想自家再出个县令,出个太守……天哪,普通小老百姓简直要高兴到晕过去了。

满心都是美好期望的家长们纷纷虎着脸在家里拼命敦促家里的女儿读书,家里没有女儿的一个个苦着张脸,蹲在家门口看着别人家的小女孩高高兴兴去识字班上学,像是别人欠了自己几斤米似的。

等关上门,把外人的声音隔绝在外,没有女儿的夫妻们都下了决心,他们要生!一定要生出来个女儿为止!有了女儿,就有了未来,他们也要供个乡长出来!最好供个县令,到时候就给女儿招几个聪明小子,等生了孙女,正好把女儿的聪明和人脉传下去!

战乱时代,人口出生率和存活率往往是统治者最发愁的东西。

百姓生活水平极度底下,对未来没有安全感和期待,于是延续后代成了最没必要的东西,反正活过今天还不一定有明天,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才痛快呢,谁想生孩子啊。

而这种生存第一的思想联系上客观的男女生理差异,又必然造成男女比例极度失调,十比一甚至一百比一都有可能。

作为生育者的女性的减少进一步降低了生育率,这下子,即使是有人想生,也不一定能找到女人了。

即使能找到,在女人地位极度底下的情况下,女人大概率会受到性掠夺,生育过程的痛苦会降低新生儿的质量,女人孕中产后得不到良好的照顾和护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