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geilibook.com

第240节(1 / 2)

马季一家随庞大的族群自赵地迁来此地时,家中是一穷二白,但马诚生于贫穷却不堕志气。靠着附从侍奉县中的一名士人,而得以识字学文。

若仅仅如此,原本也不会有多大前途可奔。但咸阳颁旨天下,科举取士擢选人才。马诚也便有了出人头地的盼头。

之后高产仙粮陆续推广种植,田地也相继丰收,交上赋税后终于吃得饱饭了。

但买笔墨纸砚,供他正经读书,也还是天方夜谭。

可接着又逢阿父中选为仙使役夫。据说将会有三套工装,每月两石半的仙粮,十匹仙布。

工装仙粮先不说,十匹仙布他们已经拿到九匹。

之前的八匹,一换三、一换二,已经换成普通麻布,家中也一朝富裕起来。

剩下这一匹,就留着吧。

“好。”眼下市易已经不再划算。

但留着过几年,或许又能换得高价。若非家中需要金布钱财,其实全囤积下来,以后拿出来市易或许更值钱。

马诚提醒起另一件事:“乡啬夫不是传信?道是估摸九月初,阿父他们就要完工归家来。到时还会顺道去郡中粮仓,支取应役时积攒的每月一石半的仙粮。”

“对啊,乡啬夫还建议若亲眷方便,最好去接应。”马伯妻子左右不定,“但家中就我们母子二人,况且你人小力弱……”

马诚早有

决断:“我已与张公说好,阿父的口粮玉米种将按市价——以二易五,优先换给他家。他则借我五名强壮隶臣,与我一道去郡中接应阿父。”

仙粮玉米可做种一事,早就传开,就连播种诀窍都已下发至县中。

而他曾侍奉的县中士人即张公,家中有数百亩田地,正想下季就播种玉米,却又无种子。

在知道他阿父中选为役夫后,便约定把玉米换给他家做种子。

“张公也太好心了!”马季妻子惊喜不已,“那你去带着人去郡中!阿母就守在家里,有族人相互照应也放心。”

好心?各取所需罢了。

张公派五名隶臣,去帮忙运回玉米,是为保证玉米种子不出意外。

他则正好有人陪伴护卫,敢于去郡中接应阿父,并且也不必担心随着役夫归乡,仙粮玉米剧增,日后一时滞销。

得仙使之幸,阿父中选役夫,家中一朝富裕。

那他就要把握一生难得的机遇,最大程度地兑现这份财富,为来日计谋。

像马诚母子一般者,大秦诸郡县之中,还有许多。

陆续地签收了应役亲眷住宿补贴中的最后一匹布。也得知役夫即将归家,并在郡中支取十五石仙粮的消息。

家口众多的,就决定几个亲人一起去郡中接应。

亲眷稀疏者,或商议族人,或联系县中其他役夫的亲眷,结伴前往郡中。

也有像马诚一般,提前许出去玉米归属,然后让买家一道去接应他们的玉米种子。

而有那住得近的,或者赶到郡中早的,还见证了一场仙使赐福大典!

三丈登仙台上,仙使迎着金风而立,仙逸翩然!

叮铃仙音,神轮如月!

而后金灿灿仙粮,汇成金瀑,似倒悬九天!

因为仙粮太多,还不得不分成两次,等高台下仙粮运走后,又继续第二次。

如此才不至于仙粮淹没高台,得以顺利赐发完毕。

“原来役夫积攒的工餐仙粮,竟是由仙使亲自送到郡中的!”

“仙使体贴又心善啊!为给我等家中役夫省些气力和麻烦,竟然送来郡中!”

……

似马诚一样

的心思通透的许多聪明人,自然知道仙使送粮入郡之举,是为确保仙粮不失,能够如数发放到各人手中。

为杜绝沿途劫掠,也为大秦安宁。

但他们却也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切实的便利和好处:不必在沿途运输时,损耗一部分,也不必担心被劫掠,人财两失。

马诚看着,喃喃道:“陛下和仙使,确实心善且耐心。”

不只工餐仙粮,还有住宿补贴仙布。

但凡是虚假的仁善,全无耐心,那直接赐发便罢了。谁又会管你是不是全数拿到手了呢?

是不是因此遭受劫掠,人财两失呢?

因此,无论是聪明通透,还是盲目信仰的人,总之都对陛下朝廷和仙使生出满腔好感。

……

九月初。

通达八方的阔直驰道上,成群结队的役夫行走着。

他们大多身穿土红色春季工装,还背着鼓鼓的包袱,里面装着夏冬两季的两套工装。

也有不少还扛着剩下的口粮——每人每月一石口粮交到工地伙头营,统一煮食。最后一月提前完工后还剩下一半,便平分返还回来,每人也有半石。

这样一来,归家一路上的吃住竟然也足够了,不必另外花销。

——役夫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